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7号公告的实施,标志着外贸监管环境迎来重大变革。新规强制要求代理出口必须披露实际委托方信息,这使得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中小微企业应对新监管环境的优选路径。
一、新政要点解析
2025年第17号公告明确规定,代理出口业务必须完整披露实际委托方信息。具体要求为:以代理方式出口货物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须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
尤为关键的是,新规强调若企业未准确报送上述信息,该笔出口将被视为代理企业自营业务,并由代理方承担相应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这一规定从根源上推动了外贸行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1039模式核心优势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海关监管代码1039)具备独特政策优势,在新政背景下价值倍增。
税收政策方面,该模式实行增值税"免征不退"政策——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且不办理退税,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因缺进项发票导致的出口困境。
通关环节中,1039模式支持简化申报,允许多品类商品按大类归类申报,配合24小时电子通关等便利措施,显著提升通关效率。这种申报方式尤其适合小批量、多批次的出口业务,大幅简化操作流程。
收汇结算方面,该模式允许多主体收汇并支持人民币结算,赋予企业高度灵活性。这种收汇机制精准匹配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彻底解决传统模式下的收汇难题。
三、适用企业类型
1039模式特别适用于单票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小批量出口业务。无法取得进项发票的中小微企业、市场集聚区内采购商户,以及具备"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特点的外贸企业,均可从中获益。
对于产品种类繁杂、单批货值有限的企业,1039模式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该模式尤其适合外贸领域的新入行者,为其开辟了易于操作的出口通道。
结语
新政背景下,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打造了合规、高效的出口通道。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性,选择最优出口方案,把握政策机遇,实现稳健发展。
随着外贸监管环境持续完善,1039模式将在支撑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关键作用。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运用该模式,不仅能满足合规要求,更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