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询问关于金税四期的问题,大家真正关心的并非金税四期是什么,而是它对自己究竟有何影响。关于金税四期的信息铺天盖地,大多在介绍这是一个多么庞大且先进的系统工程。那么,这个工程到底对你有何影响呢?
其实,不必过于恐慌。金税四期确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的是双高人群和企业。具体对你有何影响,看完下文,你自会心中有数。
01 什么是金税四期?
金税工程自1994年启动,历经多期发展,如今所说的金税四期即是金税三期的升级版。简而言之,金税四期的关键词是:借助科技手段,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使税务征收更加精准和全面。
具体操作上,系统能够采集各机构的数据,如各部委、央行、商业银行等,未来涵盖范围将更广。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发现异常交易或资金往来时,会自动报警。对于这些异常账号,将进行更为严格的税务稽核。
02 为什么要建设金税四期?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完善税收征管制度,确保应收税款足额征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扩大征税人群。
在金税四期之前,实行的是“以票控税”,即所有税收征管以发票为依据。例如,企业收到的款项,若开具了发票,即证明有此收入;支出同理,凭发票可计入成本。简言之,收入扣除成本即为利润,需缴纳相应税款。当然,这一切都以发票为准。
若严格按规定开具发票,应缴税款一目了然。但问题在于,若绕过发票,如企业交易直接通过个人账户进行,便无需开具发票,从而规避征税。这是“以票控税”的一大漏洞。
此外,还有一群体游离于“以票控税”之外,即个人账户。如小商小贩、个体户等,其消费者大多不需发票,收入如何纳税?自由工作者亦然,个人对个人转账的收入,同样缺乏征税凭证。
金税四期上线后,将实现从“以票控税”到“以数治税”的转变。未来无论企业账户还是个人账户,系统均可监控每笔收入,确保应缴税款足额征收。发票不再是唯一征税凭证,即使不开发票,也难逃税责。
第二,降低税务征管成本,提高效率。
征税对象庞大,包括个税起征点以上的群体(工资5000元以上)及众多企业。若逐一核查其真实所得与纳税情况,工程浩大,难度极高。
从实操层面看,时间成本不足。如核查2021年数据,2022年全年恐难完成,到2023年又需核查2022年数据,时间上根本无法兼顾。
人力成本同样高昂,现有税务人员主要处理常规征税工作,若增加核查任务,人力成本将大幅上升。金税四期上线后,每笔资金往来数据自动记录,并与历史信息比对分析,异常情况实时报警,大幅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减少出错率。
第三,从根源上解决税收贪腐问题。
以往查税工作多由当地税管员负责,长期固定人员易与企业熟悉,滋生贪腐空间。金税四期后,系统监管账户,避免企业与税管员勾结偷税。
未来抽查遵循“双随机,一公开”原则,随机抽查企业,随机安排检查人员,从根源上杜绝贪腐。
03 金税四期何时上线?
2022年9月22日,王军局长在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上表示,金税四期工程将于年底基本开发完成。具体上线时间尚未明确,最快或于2023年启用,不同省份和地区上线时间可能存在差异。
04 金税四期来了,如何应对?
金税四期本质上是税收征管改革。许多人担心资产安全和风险,应对策略如下:
首先,依法纳税,从根本上杜绝风险。
其次,分散管理资产。即使依法纳税,账户金额过高仍可能被单独稽核。税务部门查税旨在追回偷税款,账面资金充裕的账户更易被追缴。
再者,关于“双高人群”,普遍认为标准为1000万,但税务部门未明确界定,各地标准或有差异。
最后,若收入未纳税且未受查,并非万事大吉。金税四期上线后,所有账户记录留痕,暂未受查不代表无隐患,如同网络发言,若被追究,必能查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