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衢州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片繁忙,一箱箱光伏组件装入集装箱,经衢州港运往宁波舟山港,最终出口欧洲市场。
该公司此次选择海河联运,不仅是一次重要的物流模式升级,更标志着衢州打通了新能源产品规模化出口的水路通道,为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新三样”出海提供了新选择。
“走水路能降低约15%的综合物流成本,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银,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不同,光伏组件这类高附加值产品对运输的安全性和环境要求更高。“水路运输凭借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的优势,其经济性和环保性都高度契合新能源产业的特质。”该负责人说。
除了光伏组件,同船出发的还有衢州的特种纸、氯化钙等产品。“企业抱团出海,共享通道,效率更高,分摊后成本更低。”衢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衢州港探索构建集装箱“重进重出”(往返满载)运输模式的重要实践。
未来,随着“衢州—宁波”集装箱班轮的运行,更多的新材料、新能源、特种纸等主导产业的产品,将借此“扬帆远航”,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增添强劲动能。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