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模式是指在经认证的市场聚集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单票报关单的货值最高限额为15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00万元。可以理解为不具备出口资质的卖家委托符合条件的经营者采购商品,并以1039模式报关出口的行为。个人也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经营者采购商品出口,无需缴纳增值税,不要求进项票,不允许退税,但需缴纳个人经营所得税。该模式享受通关便利,合规结汇,适合无票出口、无出口资质、不合规结汇的卖家。
1039模式产生背景
1039模式,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其产生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小商品贸易发展的需求
中国存在大量小规模、多品种的小商品贸易,这些商品交易具有批次多、货值低、品种杂的特点。传统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方式在报关、报检、退税等环节程序复杂,成本较高,难以适应这种贸易形态。而1039模式能够满足小商品快速、便捷出口的需求。例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全球闻名,众多海外买家在此采购品种繁多的小商品,一个集装箱内能装载一个小超市的货物,传统贸易方式难以满足这种交易模式的报关收汇需求,1039模式因此应运而生。
中小微企业需求
中小微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弱势地位,缺乏资源和能力应对复杂的贸易流程和高昂的贸易成本。1039模式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种简便、低成本的出口方式,帮助其参与国际贸易,扩大市场份额。
政策推动与试点探索
早期试点基础
2013年,“市场采购”开始在义乌试行,这是1039模式的前身。当时义乌小商品贸易发展迅速,但在贸易方式上需要创新和突破,以解决商户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和实践,2014年,“市场采购”正式升级为“市场采购”(1039)监管方式。
政策支持推广
国家相关部门看到了义乌试点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认为这种贸易方式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截至2022年,试点单位总数不断增加,包括浙江海宁皮革城、江苏常熟服装城、河北白沟箱包市场等知名专业市场。
1039模式的优势
税收方面
免受增值税
采用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免征增值税,也不办理出口退税,这对于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或出口退税率低的企业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税收成本和税务处理成本。
超低税率
整体税率相对较低,例如有的地区实行4‰的税率,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通关便利
简化申报
设有单独的监管代码“1039”,此项下申报出口实行简化申报。若出口商品每票报关单商品在10种以上,即可享受海关24小时全程电子通关、简化申报、智能卡口验放;实行报关单简化归类办法,只需对货值最大的前5种商品按货值从高到低在出口报关单上逐项申报,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口岸灵活
出口商品直接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无需将商品运至口岸海关再办理,降低了物流成本和不确定性,并支持海陆空铁多样式运输方式出口。
收汇灵活
多主体收汇
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境内和境外个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个人外汇账户办理外汇结算,允许多主体收汇,包括出口外贸公司、市场供货商、境外采购商、采购中介等贸易主体都可开立外币结算账户,并根据贸易背景进行收汇结汇。
人民币结算:允许采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既规避了汇率风险,又节省了汇兑成本,同时避免了因外汇收款问题导致的国内账号被冻结等风险。
准入门槛低:适用于供货商、采购商等参与,既无需深度介入实质性的外贸环节,也使得不具备国际贸易能力的中小商户能够简单参与外贸,为中小微外贸主体敞开了国际化的大门。
1039模式可以解决企业哪些痛点
税务方面:
无法取得进项发票的难题: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从事小商品贸易、采购渠道复杂多样的企业,可能难以获取足额的进项增值税发票。在传统贸易方式下,这会导致企业税负过高或无法正常退税。而1039模式对采用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免征增值税,也不办理出口退税,有效解决了企业因进项发票问题导致的税务困扰,降低了税务成本和合规风险。
税收成本高的问题:在传统贸易模式下,企业可能需缴纳较高的增值税及相关税费。1039模式的免税政策可帮助企业节省大量税收支出,提升利润空间。
贸易资质与准入方面:
缺乏进出口权资质:一些中小微企业因规模小、资源有限,难以申请或获得进出口权资质,但又有开展外贸业务的需求。1039模式下,企业无需具备进出口权,只需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进行采购且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进行出口贸易,降低了外贸准入门槛,使更多企业能参与国际贸易。
通关方面:
通关手续繁琐:传统贸易方式的报关程序复杂,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货物出口,需逐单申报、审核,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1039模式设有单独的监管代码,申报出口实行简化申报,若出口商品每票报关单商品在10种以上,即可享受海关24小时全程电子通关、简化申报、智能卡口验放,并实行报关单简化归类办法,只需对货值最大的前5种商品按货值从高到低在出口报关单上逐项申报,大幅提升通关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物流成本高:传统贸易方式下,货物可能需先运输到口岸海关再办理出口手续,增加运输距离和物流成本。1039模式下,出口商品直接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无需将商品运至口岸海关,降低了物流成本和不确定性。
外汇管理方面:
收汇渠道不稳定:部分企业因规模和业务模式限制,缺乏稳定、合法的外汇收款渠道。1039模式允许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境内和境外个人通过个人外汇账户办理外汇结算,允许多主体收汇,包括出口外贸公司、市场供货商、境外采购商、采购中介等贸易主体均可开立外币结算账户,并根据贸易背景进行收汇结汇,为企业提供合法、稳定的收汇途径。
汇率风险:在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会影响企业利润。1039模式允许采用人民币结算,企业可规避汇率风险,减少汇兑成本,便于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贸易风险:
合规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企业需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贸易规则,否则可能面临罚款、货物扣押等风险。1039模式拥有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政策支持,企业在该模式下进行贸易可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降低合规风险。
资金安全风险:部分企业可能倾向于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收汇,例如地下钱庄等,这不仅涉及法律风险,还可能导致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1039模式通过正规的银行渠道进行收汇和结汇,有效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
1039模式的具体流程:
1. 资格备案:
商务部门备案:
准备相关材料,包括经营者的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如有)等文件。对于服装行业的个体经营户或企业,这些材料是证明其合法经营和具备市场采购贸易资格的基础。前往当地经国家商务主管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所在地的商务主管部门,或通过当地商务部门指定的线上平台(如“单一窗口”等),提交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申请。填写备案登记表,如实提供企业或个人的基本信息、经营范围(明确为服装相关的采购、销售等)等内容。商务主管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或个人将获得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
海关备案:
准备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商务部门的备案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这些材料是海关审核企业或个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资格的重要依据。通过“多证合一”方式,或登录“互联网+海关”平台等,按照系统提示填写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并提交备案申请。海关对提交的备案申请及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或个人将获得海关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编码,完成海关备案。
2. 商品备案:
服装行业的经营者需建立合格供方、商品质量检查验收、商品溯源等管理制度,确保出口服装的质量和来源可追溯。例如,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信息;对每批采购的服装进行质量检验,留存检验报告等。通过市场综合管理系统,将拟出口的服装商品信息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商品信息应包括服装的款式、颜色、尺码、材质、数量、价值、产地等详细内容。经市场采购商品认定体系确认的商品信息,将通过市场综合管理系统与海关实现数据联网共享。海关会对商品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商品是否符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要求。
3. 提出检验检疫申请(若需):
如果出口的服装需要在采购地实施检验检疫,经营者应在出口申报前向采购地海关提出检验检疫申请。提供经营场所、仓储场所等相关信息,以及服装的检验报告(如之前有相关检测)等材料。例如,出口童装可能需要提供关于童装材质安全性、是否符合儿童服装标准等方面的检验报告。
4. 货物申报及通关:
交易信息录入:
服装市场交易达成后,由经营户登录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录入商品交易信息(如服装的采购价格、销售价格、交易数量等)、采购商身份信息、交易原始单据等相关内容。这些信息将作为海关审核的依据之一。
货物装箱及清单填报:
出口服装装箱后,运抵组货拼货场所,完成组货拼箱,并填报装箱清单等相关信息。装箱清单应详细注明每箱服装的具体情况,如箱号、服装款式、数量、尺码等。由于服装行业款式、尺码较多,需仔细核对和填写,确保清单的准确性。
海关申报及放行:
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出口,由于1039模式实行简化申报,若出口服装每票报关单商品在10种以上即可享受简化归类申报。例如,可以将多种款式的T恤归为一类进行申报。海关对申报的货物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给予放行。
5. 收汇结汇:
完成出口后,企业或个人可通过正规银行渠道进行收汇。允许出口外贸公司、市场供货商、境外采购商、采购中介等贸易主体开立外币结算账户,并根据贸易背景进行收汇。收汇后,可根据企业或个人需求进行结汇。在1039模式下,结汇较为灵活,可直接提至法人个人账户,并允许人民币收汇,这对服装行业经营者而言,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并节省汇兑成本。
6. 免税申报:
经营户应在货物报关出口次月的纳税申报期内办理出口免税申报。由于1039模式下对采用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免征增值税,且不办理出口退税,因此企业只需按规定进行免税申报即可。
05、如何注册1039通关模式
1. 商务部门备案:
准备材料:企业或个人需准备相关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等)、经营场所证明(若有要求)等材料,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而异。
提交申请:前往市场集聚区所在地的商务主管部门,或通过当地商务部门指定的线上平台(如“单一窗口”等),提交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申请。填写相关备案登记表,如实提供企业或个人基本信息、经营范围等内容。
审核备案:商务主管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企业或个人将获得市场采购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2. 海关备案:
准备资料:通常需准备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商务部门备案证明等相关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具体材料清单可咨询当地海关或相关部门。
申请备案:企业或个人可通过“多证合一”方式,或登录“互联网+海关”平台,按系统提示填写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信息,上传相关材料,并提交备案申请。
海关审核:海关对提交的备案申请及材料进行审核,审核时间一般为几个工作日。审核通过后,企业或个人将获得海关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编码,完成海关备案。
3. 商品备案:
建立管理制度:对外贸易经营者需建立合格供方、商品质量检查验收、商品溯源等管理制度,确保出口商品质量和来源可追溯。
提交商品信息:通过市场综合管理系统,将拟出口的商品信息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商品信息应包括商品名称、规格、数量、价值、产地等详细内容。
联网共享与审核:经市场采购商品认定体系确认的商品信息,将通过市场综合管理系统与海关实现数据联网共享。海关将对商品信息进行审核,确认商品是否符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要求。
4. 其他相关手续(如有需要):
检验检疫申请(若需):对于需在采购地实施检验检疫的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商品,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在出口申报前向采购地海关提出检验检疫申请。需提供经营场所、仓储场所等相关信息,以及商品的检验检疫报告等材料(如之前有相关检测)。
外汇账户开设:完成上述备案手续后,企业或个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到银行开设外汇账户,以便进行外汇的收汇和结汇。开设外汇账户时,需向银行提供相关备案证明、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等材料。
结语:2025年金税四期将上线,重点核查跨境电商卖家个人银行卡收汇。由于跨境行业涉及大量个人卡收汇结汇,将成为重点严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