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市场采购贸易,以其独特的海关监管代码“1039”为标识,为拥有经营资格的单位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出口贸易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集聚区内采购的,每票报关货值不超过15万美金(含15万)的商品,并在指定区域进行申办出口。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0退税的商品。
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具备五个显著特点,包括其独特的海关监管代码“1039”、便捷的出口贸易流程、适用的商品范围、以及在指定区域的申办出口要求。此外,该贸易方式还促进了信息共享,提升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02、中小企业的应用优势
◆ 管理及便捷性提升
长期以来,小商品出口的质量管理成为制约我国小商品出口的瓶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涌现,使得小批量、多批次、多样化的贸易行为得以规范化。特别是贸易主体的本土化,为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推动了贸易的健康发展。
◆ 财务简化和风险降低
采用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可享受增值税直接免征优惠。1039市场采购贸易加快了报关流程,提高了财务操作效率,同时降低了物流和运营风险。这种方式使得商品能够在采购地直接办理出口报关手续,避免了繁琐的口岸海关流程,有效规避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 信息共享及国际市场
市场采购贸易的推进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商贸流通平台,促进了供求对接和外贸信息的交流。这一新模式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通道,激发了它们的国际贸易活力,推动了小商品走向国际化市场,提升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正因如此,市场采购贸易已与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一起,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三大新业态新模式。
03、操作流程及平台作用
◆ 出口流程系统
在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中,各经营主体首先需进行企业备案操作,备案通过后才能继续后续流程。系统内功能包括商户的企业备案、商品备案、交易登记以及生成代理出口协议等。外贸公司负责代理出口协议的生成和确认,整个流程依托联网信息平台操作。
◆ 信息平台功能
该联网信息平台作为覆盖市场采购贸易各方经营主体和贸易全过程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承载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各项政策的实施。它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汇集货物流、单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贸易出口管理各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市场采购贸易各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包括报关、检查、免税申报和汇款等电子政务服务,为小商品出口提供了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