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采通

市采通

1039市场采购

为何退税客户也在悄然转向1039?揭示外贸企业“双轨并行”新策略
2025/04/02 14:38:31 发布

出口退税并非唯一选择!对于某些企业而言,采用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可能更为适宜,以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外贸领域,出口退税长期以来是企业利润的关键来源。然而,近年来,众多原本依赖退税的企业开始转向尝试1039市场采购贸易,甚至出现了退税+1039双轨并行的运营模式。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退税客户转向1039的决策逻辑。

一、1039与退税的本质区别

1. 税务处理逻辑的差异

传统退税(0110):需要提供增值税发票,通过先征后退的方式获得13%的退税收益。

1039市场采购:无需缴纳增值税,而是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纳税(例如,年出口额在500万以内的企业仅需缴纳约2万的个人所得税)。

  1. 适用场景的不同

退税的优势场景:适用于大宗订单、拥有充足进项发票、供应链稳定的大型企业。

1039的优势场景:适合小批量、多批次、缺少发票或无发票货物、收汇渠道复杂的中小微企业。

  • 退税企业选择1039的四大核心原因

1. 避免高成本退税困境

退税过程中需承担8%-10%的发票购买成本,实际利润可能低于1039的核定税率。

  1. 解决无票货物合规问题

对于采购散户货物、市场调货等无票业务,使用1039可以合法申报,避免了买单风险。

政策支持:允许对15万美元以内的货物按大类进行申报,解决了杂货归类的难题。

  1. 应对金税四期的稽查挑战

1039提供了完税凭证,实现了货物流、资金流、税务流的统一,避免了私账收款被追溯。

数据证明:2023东莞通过1039出口超过500亿,税务稽查率下降了60%

  • 如何实现退税+1039”双轨并行?

1. 业务拆分策略

将有发票的大宗订单通过退税处理,而无发票的散货或小额订单则通过1039处理,以此最大化利润。

  1. 主体隔离设计

成立进出口公司和1039个体户,分别处理不同类型的业务,以规避业务混同的风险。

  1. 通关操作要点

在同一票货物中,15万美元以下的部分使用1039申报,超出部分则使用一般贸易申报。

出口退税与1039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互补的工具。对于那些经营多品类商品、发票短缺率高、对资金安全有较高要求的企业来说,1039已经成为税务合规第二增长点

电话沟通

186760361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