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以及现状如何?本文将阐述个人观点。
一、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现状
本文内容将围绕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出口贸易市场以及出口贸易结构三个问题进行系统性地讨论,第一部分内容是对2000年-2020年中国货物贸出口贸易规模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相对直观地分析探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现状;第二部分则是从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并比较分析2000年-2020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的变化情况。
二、出口贸易规模
自1978年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抓住第三次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抓住国际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迅速融入国际贸易体系中,一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大国。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即UNComtrade,下同)中的货物出口贸易相关数据以及中国商务部公布的对外贸易年度报告显示,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在近二十余年中总体保持较快且较稳固的发展趋势,并且其在全球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在全球货物出口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其国际话语权逐渐提升。
尤其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得益于开放且庞大的国际市场以及较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略有下降,2010年至201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到2016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总额下降幅度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当前阶段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明显减速、各经济体产业结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工业化等原因带来的经济效应,但是2017年后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又有所回升。
2020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达到了25906.01亿美元,与2000年2492.03亿美元的出口贸易规模相比,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整体增长了约9.4倍,在全球货物出口贸易规模中的占比由2000年3.86%提高至2020年14.70%,提升了10.84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货物出口总值累计完成3363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9%。总体而言,2000年至2021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基于研究内容的相关性以及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本文在此列举了2000年和2020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伙伴中三十个经济体的贸易额及其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占比的相关数据。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计算得到,2000年,中国对该三十个经济体的货物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616.22亿美元,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高达64.86%;2020年,中国对该三十个经济体的货物出口贸易总额为15621.10亿美元,占比约为60.30%。
因此,选择该三十个经济体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参考性。通过对比分析可知,2000年和2021年中国对该三十个经济体的货物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及其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情况。在此份额变化表中,美国始终作为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主要市场,牢牢占据着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中的首要位置,其份额远远高于其他经济体,2000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为521.56亿美元,其比重高达20.93%,几乎占据了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知,美国与中国在货物贸易往来上的联系比较密切,这一为后续检验美国EPU是否会影响中国货物贸易出口以及对中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程度大小提供了现实依据。另外,从2000-202年中国对该三十个经济体的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及占比来看,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性在逐渐减弱,而对发展中国家的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及占比总体呈逐步提升的趋势。
三、出口贸易市场
本部分内容主要从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这一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讨论的内容只列出了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中的前十大市场的相关数据,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本文考察了中国前十大货物出口贸易市场的规模及其份额的变化情况。从2000年以来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前十大市场的经济体,以及中国向这些经济体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
二十余年来,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以及其拥有的强大技术力量的经济体,一直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贸易规模远远超过中国其他贸易伙伴。2000年,中国对美国和中国香港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相差不大,仅有约77亿美元的差距;日本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其次是韩国,然后是德国、新加坡、荷兰、英国等。
显而易见,相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美国与中国的货物出口贸易规模自成一个档次,与中国向其他经济体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差距较大。2020年,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贸易规模高达4526亿美元,仍然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第一大市场;中国香港、日本、越南和韩国紧随其后,分别完成了2727亿美元、1426亿美元、1138亿美元和1125亿美元的贸易额。上述五个经济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助推力量,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定竞争优势的主要支撑。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及2018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华频繁发起贸易摩擦等事件导致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大幅下降,如2016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中国对美货物出口贸易规模减少了243亿美元,2019年比2018年减少了940亿美元。除此之外,根据UNComtrade数据库中的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数据显示,近二十余年里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伙伴中贸易规模增长最快的发达经济体是荷兰,增长了约10.82倍;其次是英国,增长了约10.51倍;新加坡、韩国、德国、美国等紧随其后。
虽然美国和中国香港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中国向这两个经济体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增长速度不如其他贸易伙伴,并且从2103年开始,中国内地向中国香港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急速缩小,具体原因有待深入研究。在中国前十大货物出口贸易伙伴中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中,中国向越南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增长势头良好,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越南逐渐成为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又一重要贸易伙伴,二十余年来中国向越南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从2000年15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1138亿美元,增长了约73.04倍,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其次是印度,增长了约41.75倍。
根据UNComtrade数据显示,本文内容中所列出的这十大市场,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超过50%(2000年占比为72.53%,2020年比重减少至56.24%),总体而言能够代表当前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的发展现状。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贸易市场,逐渐强化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充分发挥中国人口红利、自然资源等优势,更加积极地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奋力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促进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与各贸易伙伴签署、实施了各种贸易协定,不断强化与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逐步打造并形成多元化的贸易格局。2000年至2020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前十大市场的贸易规模及占比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对各发达经济体的货物出口贸易规模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中国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物出口贸易规模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如,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经济体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市场份额总体呈缩减趋势,美国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20.93%下降至2020年17.47%,中国香港则从17.86%减少至10.52%,其中日本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中份额中的减少幅度最大,由2000年16.72缩小至2020年5.51%。与此同时,印度、越南以及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因此,根据相关数据初步对比分析可知,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逐渐朝多元化发展,贸易格局日益广阔,与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
综上所述,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态势良好。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在近二十余年中总体保持较快且较稳定的发展趋势,并且其在全球货物出口贸易中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在全球货物出口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其国际话语权逐渐提升。
第二,中国对美国的货物出口贸易关系较密切。尽管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货物贸易规模占比有所下降,但美国始终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伙伴中最为密切的经济体,美国依然是中国货物出口贸易的第一大市场。第三,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呈多元化发展。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发展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程度在逐渐减弱,而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货物出口贸易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格局日益广阔。